新派讯 沐浴着春日暖阳,在滨海区央子街道蔡家央子一村,记者看到,村道宽敞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墙绘灵动优美……目之所及,不由得让人沉浸在满满的幸福之中。
蔡延安(右)到群众家中走访。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好的带头人,作为蔡家央子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延安以担当践行初心使命,让群众幸福更可感可知可及。
环境整治,是一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乡村振兴一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发展工程。自上任以来,蔡延安就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当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近年来,蔡延安以道路畅通、环境净化、乡村绿化、村庄亮化、农村文化为重点,按照“垃圾要处理、街面要整洁、环境要美化、机制要健全、体系要完善”的总体要求,采取集中整治与持续推进相结合、点上“开花”与面上“结果”并重,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蔡延安(右)到群众家中查看冬季清洁取暖安全情况。
“多亏了蔡书记,我们村是越来越美了,现在污水能处理,垃圾有人清,在村里,走到哪里都能发现美,心情也舒畅。”这是蔡家央子一村村民现在嘴边经常念叨的一段话。
行走在蔡家央子一村,一个个轮船形状的风情小筑、一幅幅彰显渔盐文化的墙体画与干净整洁的村庄相得益彰,新颖的内容让人不由停下脚步。
乡村不光要美丽,更要有特色。“除了实现雨污分流、路域整治、强弱电入地、绿化美化等重点工程,我们还将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治理,由表及里打造文明乡风,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人、以文治村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蔡延安告诉记者,他们村的村民之前从事渔盐行业,为弘扬渔盐文化,他们充分利用墙体绘画、微景观等表现形式,将农村环境整治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既触摸得到文化传承,又能凸显渔盐文化特色,让乡愁记忆“活”起来。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为此蔡延安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将网格化基层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同步谋划全面推进。蔡延安将全村区域划分为四个网格,配备42名网格员,在运行网格化工程中进一步优化网格管理机制,建立“网格发现、网格解决、村级协调、协同治理”的工作方法,强化村内信息采集更新、矛盾纠纷化解、治安联合防范、政策法律宣传、综治维稳等工作,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我们还为网格员制作了‘专属民情日记本’和‘专属名片’,网格员分片包区,将议事场所从会议室搬到农村院落、田间地头,让党员干部走到群众当中,用心听取群众的呼声,和群众共同商量解决问题。”蔡延安介绍。
如今,一个精心打造的“一网全能、管理精细、统筹有序、服务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蔡家央子一村日趋成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多年来,蔡延安将“一心为民、一心为公”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先后获评省级爱民固边模范村,省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新农村建设带头村等荣誉。
新派融媒体记者:于菲/文图
编辑:陈晓芳
一审:陈晓芳 二审:李丽雪 三审: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