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何以潍坊”?她借舞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024-12-11 08:28:41 编辑:赵越

  

  新派讯 11月30日晚,作为“2024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活动年”闭幕式的一部分,《何以潍坊》非遗情景推介活动在潍坊大剧院举行。活动以大型人文情景晚会的形式,创新性打破观演界限,赢得观众赞誉。潍坊人王霞作为晚会总导演及舞蹈编导,与300多名演员将潍坊人文历史、非遗文化等搬上舞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这个舞台表达自己对家乡潍坊的爱。

  王霞

通过晚会将潍坊故事搬上舞台

  近日,在潍坊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老师王霞正带领20多名学生对舞蹈《画年》进一步打磨。取材自杨家埠木版年画作品的《画年》,作为晚会当中的一个舞蹈节目,还原了过年的热闹气氛。伴随铿锵有力的鼓点,威武的“门神”缓缓推开那扇大门,活泼的抱“鱼”娃娃撒着欢儿起舞,娇媚婀娜的侍女送来了新年的祝福,当年画中的过年场景搬上舞台,利用影像技术深入到年画内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对杨家埠木版年画非遗制作技艺的致敬。

  王霞作为土生土长的潍坊人,从小受身边的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她以潍坊元素为创作源泉,执导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无论工作或学习,她不断亲近这片热土,不断地挖掘潍坊深厚的文化内涵。

  王霞(前)带领学生排练。

  今年下半年,王霞接到参与《何以潍坊》非遗情景推介活动的邀约,她立志在传统文化中深耕,希望通过晚会将潍坊故事搬上舞台。“我能参与这场晚会挺荣幸的,我们身边有很多潍坊元素,它们是潍坊的瑰宝,构成了潍坊璀璨的地域文化。”王霞说。

  节目编排之初,她与总编导范新建等一众主创力求所有作品、每个设计都有所突破,在展现潍坊文化内涵的同时,传达出现代潍坊人在传统文化影响中有关情感的表达、担当和责任感的传承。它不仅是一台晚会,更是潍坊的一张综合名片,王霞希望外地游客看到这场演出时,对潍坊的传统文化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舞蹈《酒曲》(受访者供图)

每个环节耗费大量心血和精力

  几十种潍坊非遗元素是这次晚会的最大亮点,通过文化解读与艺术审美相融合,让观众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潍坊灿烂的文化历史、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热情奔放的人文情怀。当晚,序《风起潍水》、上篇《逐光而生》、下篇《向美而行》接连上演,全方位展现了从远古走来的潍坊风物娴美、人文淳厚的文化底蕴。

  “这场晚会以宣传潍坊、推介潍坊、歌颂潍坊为主线,希望打造潍坊独有的文化状态,展现东亚文化之都的独特魅力。”王霞介绍,整场节目几乎都是原创作品,从立意设定、节目构思、音乐打磨、舞蹈编排、细节处理到舞台呈现等,每个环节都耗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本着“家乡潍坊演潍坊事”的理念,她一直忙碌在台前幕后,保证晚会的顺利进行。

  王霞热爱家乡,她希望将文化融入作品中。男女二重唱《月韵》唱出潍坊的月亮和游子的乡愁,既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又利用虚拟技术、实景结合的舞美包装,带给观众一种人在月上走、景从屏中来的独特体验。舞蹈《酒曲》呈现景芝酿酒工艺,王霞从电影《红高粱》中汲取灵感,塑造了山东男儿的豪放阳刚。《飞鸢》推介单元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张效东的情景演绎,结合歌舞演员表演,让每位潍坊人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大屏中一句句“我是潍坊人”,与晚会首尾呼应,身为潍坊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当晚演出节目《画年》

  此外,全场300多名演员围绕《薪火》《戏说》《守望》《物华》《国潮》等推介单元,以现场讲述、视频画面,结合情景演绎、歌舞、配乐朗诵、茂腔、吕剧、服饰走秀等丰富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作为一名潍坊人,我希望以这场晚会为契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演艺品牌和文旅看点,为促进潍坊文化旅游和建设更好潍坊服务。”王霞说,她也希望观众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能真正把家的牵挂、家的温暖、家的责任带在身边。

新派融媒体记者: 郭超/文图 王峤/视频

编辑:赵越

一审:赵越 二审:李丽雪 三审:李中伟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