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四的几道刻痕
□王玉初
2024年,好像倏地一下就过完了。回望这一年,在时间的刻度盘上,我的2024年留下了几道长短不一、深浅各异的刻痕。
这一年,关心生命。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少不了关注生命。2024年年末,妻子的奶奶走完了95年的人生,在了无遗憾中油尽灯枯。传统观念中,这该是喜丧。可当它真正来临时,我的内心仍很伤感。那位颧骨突出的老太太,有点驼背,还有点洁癖……她的音容笑貌,长久地浮现在我眼前。她从城里嫁到乡村,是因为爱;她把四个儿子抚养成人,两个儿子考上大学,在那个年月是极具远见的。十年前,她的丈夫走后,她倔强地坚持独居,令人牵挂。但于她而言,收获了安然与幸福的一生。
这一年,关心健康。对所有人而言,身体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十月份,大姐夫在上晚班时突感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他自己都惊讶了——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得了脑梗?好在并不严重,入院开始治疗。遗憾的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脑出血的情况。好在也不是特别严重,及时治愈,但留下了一些后遗症——眼睛看东西的宽度收窄了些。55岁的他在犹豫——是不是要提前退休了?他是一名机修技术工人,老板开的工资不低。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父母的身体会时不时地出现腰痛、脚痛等毛病。去问医生,得到的结论是年轻时劳累留下的老毛病,治疗方案以缓解症状为主,难以根治。母亲的胃有些不舒服,多方寻医问药,也不得根治。那些毛病正是他们一生操劳的痕迹。与老人不同,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通过打篮球、跑步等运动,感冒发烧之类的毛病明显少了,身体变得强壮起来。这就是成长。家中其他人皆好,已是最大的幸福。
这一年,关心工作。工作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本。感谢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诲,全家都是勤快人。大姐家,女儿读大学,尚未毕业。大姐夫以后的工作,得看身体恢复情况。大姐舍不得就此退休,说还要去原来的厂里再工作两年。二姐家,三人工作,一人读书。二姐夫做得一手好木工,与二姐搭档,从不缺活做。他们的儿子在外地工作,也算安稳,女儿仍在读大学。三姐家,三姐夫在江苏打工,虽有波折,但仍保持着不错的收入。三姐则在家陪两个小孩读高中,偶尔去打些零工补贴家用。我自己的小家,工作较稳定,收入总体没有太大起伏。只是稿费少了些,零花钱得省着点用。世界风云变幻,我们还能辛苦并快乐地工作着,背后有国家的托底,也与个人的勤劳与坚韧密不可分。
这一年,关心餐桌。一日三餐,人间烟火。面对餐桌上丰富的食物,我们要感谢大地的恩赐,感谢自己的努力,也要感谢国家的安定。当“吃出健康”成为主旋律时,可别忘了节约。
这一年,关注拉扯。2024年,我们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拉扯:孩子读书与玩游戏之间的拉扯,大人刷视频与阅读之间的拉扯,久坐电脑前与运动之间的拉扯,好好睡觉与躺着刷剧之间的拉扯,网上购物与逛街之间的拉扯……这一年,手机占去了太多时间。翻找年初的计划,有很多未完成的事项。不是我们太忙了,而是太“闲”了,闲得手机不离手,让时间从指尖溜走。
这一年,关注阅读和足球。个人的阅读计划虽有打折,总归是重新拾起了书本,读了十几本书,还带动小孩一起阅读,收获颇多。那个让人“爱之深,又怒其不争”的男足,依然处在低谷,但年轻人的成长又让人依稀看到了一点希望,但愿不要再落空。
一个普通人的2024年,留下的这些刻痕,在岁月的长河里可能很快就会被抹平,但之于个人,它是那么珍贵。祈愿2025年,阳光明媚,一切顺遂。
编辑:平小娜
一审:平小娜 二审:冯媛媛 三审:李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