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是社会主义法治稳定、一致的道德原则支撑。近年来,寿光市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法治文化建设一体化推进,走出了一条“法宣惠民、德法润民、文化育民、实践为民”的法治宣传新路径。法治主题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不仅丰富了城市景观,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法治精神,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12月4日,在冬日午后的暖阳下,寿光市洛城街道垄塬社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里,62岁的杨兰亮老人正牵着小孙子的手,一边散步一边给孩子讲解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关于法治的经典论述。
“建在社区里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不仅是一个休憩交流的地方,还是一处学法知法的好场所。”杨兰亮老人对记者说,“咱这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既有法律知识,又有案例,我经常带着孙子来看,讲给他听,让孩子从小知法、学法、懂法。”
融法于景、融法于乐。垄塬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采用“一心二廊三区”布局,以宪法宣誓平台为核心,沿公园两侧道路打造两处普法长廊,设立了“扫码听声·轻松学法区”“群众立法建议区”“法律知识趣味区”等三大学法区。漫步公园,抬头见景、低头阅法,一步一景、一景一法,让法治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深入群众,渗入生活,让法治信仰根植人心。
寿光市洛城街道垄塬社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寿光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在垄塬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的形式,将正能量法治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方式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引导公众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供了精神引导。
“公园里设置的‘民法典发展历程’‘法字演变文化墙’‘地方法治名人’‘法纪讲堂’‘法律知识翻翻乐’等‘打卡点’深受群众喜爱。”寿光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崔倩文介绍,这些“打卡点”通过生动直观、寓教于乐的形式,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及诚信建设、宪法、民法典等法治理念、法律条文融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漫步在公园里,居民可以在休憩时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文化涵养法治,法治沁润人心。垄塬社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是寿光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寿光市积极探索法治文化与道德文化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将法治元素、道德规范、文化基因一体融入城乡广场公园、绿地、长廊、居民小区环境建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信仰法治、崇德向善。
出门时见法、休闲时学法、议事时用法,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汇聚起法治宣传“人气”的同时,也增强了法治宣传“烟火气”,让法律知识在群众中间可感可触、可视可及,提升了群众对法治宣传的感知度、认可度、满意度。目前,寿光市已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的法治公园广场、法治一条街、法治宣传栏、法治书屋等1000余个,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景”的法治文化圈。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莹/文图
编辑:王洁钰
一审:王洁钰 二审:李丽雪 三审:李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