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稳扎稳打有干头 | 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科技自强铸就发展底气
2024-12-10 09:36:47 编辑:王洁钰

  新派讯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需求导向、内联外合”研发理念,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12月4日,记者深入潍坊富源,探访其独到的科技发展经验。

始终保持创新活力

  走进公司组装车间,安装挡圈、轴承、叶轮……紧张有序的生产场景让人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发展活力。

  “这是我们近期新开发的用于矿山机械的涡轮增压器。”公司副总经理张为海介绍,矿山环境复杂恶劣,对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此前该产品都是从国外进口。近两年,潍坊富源与主机厂家协同研发、协同创新,加快自主研发,最终成功研发出矿山机械涡轮增压器,打破了国外对该产品的垄断,如今该产品已经实现批量化应用。

  在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从企业管理到科技人员再到车间工人,在每个人的身上都能感受到一股敬畏科技、精益求精的“韧劲”,一股咬住科技“牛鼻子”不服输的“闯劲”。

  近年来,公司围绕“高速涡轮机械”核心技术,心无旁骛攻主业,通过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方式,先后自主攻克了空气悬浮轴承、高速永磁电机等多项国际前沿技术,并先后应用到空气悬浮离心风机、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等高端产品,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国外垄断,此技术也成为企业始终保持创新活力的关键技术。

  目前,公司拥有技术专利70余项,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内燃机协会排头兵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市长质量奖等称号,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10余项。公司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企一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建有国内一流的高速涡轮机械试验室和国内首个大型远洋船舶用涡轮增压器综合性能测试台架。

“引进”与“自有”深度融合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潍坊富源深知,每一项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都要靠科研人才来实现,要拥有企业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就必须高度重视科研人才。公司目前建有一支90余人的老中青结合的研发技术团队,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8%。这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研发团队同时在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上实现了良性运转,形成了一套“70后”为顾问指导,“80后”是中坚力量,“90后”是技术骨干,“00后”主动参与的梯次培育人才梯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除了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以外,公司还培养了一批“本土工程师”,他们是与企业一起成长壮大的技术人员,凭借对行业和产品的熟悉认知和敏锐嗅觉,他们一次次地创造出让人惊叹的创新成果。

  公司轴承制造高级工许全亮原本是一名流水线的组装工人。作为一个“90后”,他表示喜欢做创造性、创新性的工作,于是通过企业选拔竞岗,成为一名科研人员,特长得到最大发挥。许全亮与科研团队一起研发制造的空气悬浮轴承,广泛应用到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燃料电池空压机等产品上。这些产品具有低噪音、免维护、智能控制等优势,与传统产品相比节电35%以上,已广泛应用于水泥建材、市政污水处理、食品医药、造纸、畜牧养殖等领域,成为当前“双碳减排”的高端智能化装备。

  在企业研发团队中,像许全亮这样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达到三分之一。“他们多数来自职业院校,并非高学历者,但在一线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经验、对企业有归属感。我们会建立人才选拔机制,让他们有发光的机会,去实现自身价值。”张为海表示。

借船出海凝聚“合力”

  要想站在科技前沿、行业顶端,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的助力是题中应有之义。为做好这一点,潍坊富源不遗余力,先后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航天科工集团等高校和科研院校开展了深层次、战略性产学研合作,借助人才的力量为企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路径。其中,与清华大学团队联合攻关研发的“大型船舶用涡轮增压器”替代了国外高端品牌。

  在发展实体经济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以人才为本,脚踏实地,努力创新。“国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开启了新认知、新思路。”张为海表示,公司将永葆初心、心无旁骛,攻主业、抓科技、谋创新,升级现有产业,布局优势集群,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新派融媒体记者:隋炜凤/文图

编辑:王洁钰

一审:王洁钰 二审:李丽雪  三审:李中伟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