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新闻
历史建筑讲故事丨寻迹“疏园”:邂逅郭味蕖艺术精神栖息地
2025-02-11 21:55:04 编辑:孙锦

  

新派讯 郭味蕖故居陈列馆又名“疏园”,是郭味蕖先生居潍时旧宅。这座位于潍城区东风西街1072号的清代建筑,不仅是郭味蕖生活与创作的见证,更是他艺术精神的栖息地。

郭味蕖,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在64年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的一生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的故居“疏园”,不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殿堂。

郭味蕖故居北屋

墨香旧居:

洗尽铅华向“疏园”

郭味蕖美术馆馆长郭远航介绍,“疏园”原为潍县张氏世家(福建巡抚张兆栋家族)宅邸。1951年郭味蕖先生赴京入职中央美术学院后由郭味蕖母亲居住。1970年至1971年,郭味蕖先生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两年时光。

1970年春,郭味蕖与夫人以“疏散”之名遭遣返故里。面对命运骤变,先生将新居题名为“疏园”——既暗合遣返之由,亦以“疏”字自喻风骨。彼时故园院落已挤住七户人家,先生及夫人居西北一间,在不足八平米的逼仄厢房里,先生竟日挥毫不辍。斑驳粉墙见证着这位花鸟大家以笔墨突围现实的坚守,胸中万千气象尽数化作纸上淋漓。

“疏园占地800平方米,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282平方米,共1层,砖木结构。院落平面规整,布局简约,由南屋、北屋、东厢房以及爱竹茅堂组成。

郭味蕖故居南屋一角(郭味蕖美术馆供图)

故居分为南北两院,共有17间清代砖房。正房悬挂着齐白石为郭味蕖先生题写的“知鱼堂”匾额,以及徐悲鸿、郭沫若、黄宾虹等为郭味蕖先生题赠的对联。这些珍贵的墨宝,不仅是对郭味蕖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艺术大师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两侧起居室陈列着先生的起居用品和文房四宝。

“疏园主体建筑的屋顶为灰瓦硬山顶,出挑檐,正脊、垂脊、檐口采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元素修饰,设石雕和花饰,精致美观。主体为砖木结构,整洁素雅。北屋、南屋配有绿色拱形木质门窗,东厢房配有绿色方形木质门窗,门前设台阶,便于通行。这些门窗不仅实用,更增添了一份古朴的韵味。

“疏园于1992年辟为郭味蕖故居陈列馆对外开放,2000年被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文化厅公布为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2006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作为文化展览用途,免费对外开放参观,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郭味蕖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郭远航说:“2010年对故居进行了修缮,基本保留了建筑的原貌。”

“爱竹茅堂的窗户

爱竹茅堂:

劲节凌霜见风骨

北院西侧静立着先生晚年亲手营建的茅草画室,名曰“爱竹茅堂”。郭远航说,这座茅屋虽形制简朴,营建过程却颇费周章。时值物料匮乏,营建中途竟无可用作窗棂之材,先生便将珍藏多年的旧画框改制为窗。如今游人来到“爱竹茅堂”窗前,看到这独特的窗框一定会心生疑惑,殊不知这正是当年先生旧画框的镂刻雕痕,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先生的别致巧思和随遇而安的豁达。

“爱竹茅堂内景

“爱竹茅堂”虽小,却别有洞天,推门而入,但见临窗几丛翠竹扶疏弄影,满室绿意流转生辉。临窗而坐,遥想先生当年,必是沐着穿窗而入的斑驳竹影,在这方寸天地间摒却尘嚣,素毫轻点便化出万千气象——竹之劲节既成笔下风骨,胸中丘壑亦作纸上云烟。

院正中黑色花岗岩基座上有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所塑的郭味蕖先生半身铜像。穿过北厅来到南院,西侧可见一池碧水潆洄。园中腊梅、丁香、红枫、紫荆等花木皆为先生手植。据郭远航回忆,先生素喜莳花弄草,尤对芭蕉情有独钟。先生晚年移居疏园的最后两年间,始终心心念念要培育一株芭蕉,却因故未能如愿,成为永久的遗憾。

郭味蕖晚年摄于“疏园。(郭味蕖美术馆供图)

“疏园红烛:

奏响生命的绝响

壮心千里马,归梦五湖波。回顾郭味蕖的生平,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坎坷与辉煌。回到故乡后,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砺志弥坚,回到潍坊的当夜就展纸挥毫,继续他的艺术创作。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更加倾心笔墨,所写皆为心画,无不发自心灵。当自知疾病将危及生命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后来人,躺在“疏园的小小陋室中,先生在几乎没有一本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全凭记忆写完了《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这不仅是他留给学生们的教学笔记,更是他一生艺术追求的结晶。

《东风吹遍大地》,郭味蕖1971年作。(郭味蕖美术馆供图)

斯人已逝,艺术永存。郭味蕖故居陈列馆,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艺术的丰碑。当观者驻足于“疏园的青砖黛瓦间,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年轮,更是潍坊儿女在时代激流中守护文化星火的坚韧姿态。那些墨迹浸透生命体温的画稿,都在以静默的力量诠释着先生“正不必作前人墨奴”的精神。他像一支在风雨中倔强燃烧的红烛,迸发的光芒既照亮了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幽深隧道,更昭示着知识分子在时代激流中应有的担当。这种用生命铸就的艺术精神,不断指引后来者以笔墨为舟楫,驶向人文精神永不断流的彼岸。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鲁萍/文图(署名除外) 王峤/视频

编辑:孙锦

一审:孙锦 二审:李丽雪 三审:李中伟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新闻邮箱:wfgdxmt@126.com
版权所有 ©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