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医者奉命于病难之间,在生死较量的战场,他们是不懈奋斗的勇士。作为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ICU)主任,潘建亮带领团队日夜坚守,一次次与死神交锋,为患者抢夺生命的每分每秒。每天抢救患者早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是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潘建亮查看患者监护仪器数据。
以爱为名,守护每一位患者生命
24年前,潘建亮怀揣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多年来,他从不懈怠,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誓言。
生死之间,潘建亮以仁心仁术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有一年,科室收治了一名急诊送来的病人,患者多发伤导致创伤性休克,病情凶险,急需大量输血。恰逢血源紧张,又联系不到患者家属。紧急时刻,潘建亮第一个报名献血,同时组织科里医护人员进行集体献血,第一时间保证了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输血治疗。这名患者住院时间长,后续救治需要较多医药费。潘建亮组织科室进行捐款,让患者得到充分治疗。最后患者顺利出院,还送来锦旗对医院表示感谢。
面对制度,选择柔情。重症医学科不允许陪床,潘建亮一直强调人性化关怀,从治疗到护理不能出一点差错,待患如亲是他的座右铭。曾经有一位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导致便秘,接近5天未能大便,经过细致检查后考虑粪石的可能,潘建亮便毫不犹豫地戴上手套,帮患者从肛门处掏净干硬的粪块。看到患者轻松的表情,他也如释重负。
“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顺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这是潘建亮对自己的要求。因此,他所在的重症医学科虽然充满着病痛,但也有着柔和与温度。在他看来,这里的救治就是将生命挡在身前,将死亡拦在身后。
潘建亮照顾患者。
毫不含糊,从死神手中抢人
发生在重症医学科的故事里,有生死一线的患者,有翘首以盼的家属,还有无数个像潘建亮一样的医生。他们凭着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技术,不负信任与重托,一次次从死神手中抢人,为患者点亮最后一盏微光。
让潘建亮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冬天,24小时内病房连续收治3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一位60岁的住院患者突发心肌梗死,急救已经持续了40分钟,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并没有使患者有所反应。一般来说,心肺复苏半个小时以后,如果还没有反应,基本可以宣布死亡,但潘建亮没有放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从“鬼门关”抢回了一条人命,家属们喜出望外,而他却累瘫在一边。为继续抢救病人,他一直守护在患者床前36个小时,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才离开病房。
“看到患者成功康复,顺利出院,虽然辛苦,内心却很有成就感。”潘建亮说,任何一次抢救,只要患者有一丝好的反应,对他们来说便是有希望的,他们也决不会轻言放弃。
使命引领,重视培养年轻医生
潘建亮在做好自身业务的同时带头成立医院青年医护沙龙,搭建了医院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积极开展各种主题学术交流活动。他还重视科室年轻医生的培养,遇到一些复杂病情,他会手把手教学。在他的带领下,科室成功开展了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技术、动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俯卧位通气及经鼻高流量吸氧呼吸支持技术、血液净化技术等一系列工作。
作为科室主任的潘建亮深知科研是医学进步的基石,因此他始终将科研工作放在科室发展的核心位置。他坚持科研与临床并重,坚持“以临床促进科研、用科研指导临床”,通过科研促进临床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守护生命,不负使命。工作之余,潘建亮还积极参与“幸福呼吸”项目筛查,多次到基层进行慢阻肺知识宣教,下沉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带教、授课、查房,积极参加义诊等活动。
名医小档案
潘建亮: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ICU)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优秀医师、潍坊名医,兼任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睡眠与呼吸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休克与脓毒症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呼吸感染及病原学检测。
擅长:呼吸系统危重症、呼吸系统感染、肺部弥漫性疾病、脓毒血症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诊治。
新派融媒体记者:常方方/文图
编辑:韩佳
一审:韩佳 二审:李丽雪 三审:李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