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新闻
文化观察丨内容+情感+运营,“潍坊造”微短剧让流量变“留量”
2025-02-20 22:04:41 编辑:王洁钰

新派讯 近几年,微短剧因节奏明快、爆点多发展势头迅猛,从草根化的1.0时代一路进阶至精品化的2.0时代,成为视听领域的热门赛道,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也成为一种新风尚。

日前,潍坊上线的两部文旅微短剧,通过正能量与大流量同频共振,在打动人心的同时,让潍坊文旅消费热度倍增,也让微短剧成为潍坊文旅的“微代言”。潍坊积极探索“微短剧+文旅”迈出重要一步,如何借助微短剧变流量为“留量”,推动文旅发展跑出“加速度”?

在潍坊坊茨小镇拍摄的短剧《娇娇军嫂》。

一个月上线两部文旅微短剧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狂飙》带动广东江门旅游产业发展,《我的阿勒泰》让新疆阿勒泰成了人们争相“打卡”的白月光,《繁花》让上海和平饭店重新鲜活起来,一部《南来北往》让潍坊实现了文旅与影视的“双向奔赴”,《国色芳华》的热播让潍坊临朐收获一波流量。

文旅和微短剧“牵手”始于2024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及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游齐鲁’创作计划”的通知。我市积极响应,市文化和旅游局、寒亭区委宣传部、寒亭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联合策划拍摄的《想飞》,于2024年12月18日上线,上线即“开挂”,赢得满堂彩。该剧将人类“想飞”的梦想贯穿始终,把木版年画、风筝、花灯、嫦娥奔月等元素链接在一起,通过喜闻乐见的微短剧形式呈现,最后升华到中国探月工程,既有历史深度,又有思想高度,同时凸显我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当今的繁华盛世。把嫦娥飞天传说归为最简单朴素的“想飞”,颇为打动人心,让人们对这部9分钟的微短剧有了广泛的思想共鸣。

《想飞》剧照

2024年12月25日,山东省首部大型文旅系列微短剧《绘梦潍坊——我被古人团宠了》(以下简称《绘梦潍坊》)上线。该剧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讲述了儿童绘本作家田和乐在潍坊寻梦时,来到世外桃源般的“凤凰引”,邂逅辞去高薪工作回乡创业的民宿负责人郭朝天。两人“穿越”游历在潍坊历史长河中,交到一群意想不到的“古代朋友”——李清照、贾思勰、苏轼,在文物、田园、诗词中碰撞出新奇的视角,展现当代潍坊的美食、美景、科技、非遗及深厚历史,潍坊“好看的外表”和“有趣的灵魂”跃然观众眼前。

《绘梦潍坊》热播

浏览量破千万

《绘梦潍坊》一上线便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与热烈反响,被人民日报、央视频、网易、腾讯视频、百度、今日头条等平台推荐,浏览量破千万。同时,该微短剧将潍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新颖、有趣的方式推到全国观众的视野中,极大提升了潍坊的城市知名度和文化旅游影响力。春节期间,该微短剧借助“潍坊文旅云春节”线上平台,进一步巩固流量池。这部微短剧为什么会“火”?

从内容层面看,题材丰富、趣味性强。微短剧是内容驱动型产业,《绘梦潍坊》以潍坊丰富的文旅资源为切入点,除了聚焦潍坊市博物馆、青州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潍坊十笏园博物馆、青州古城、超然台、诸城常山等特色景区、景点外,还拓展到智慧农业、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更是将寿光蔬菜的科技范儿,博物馆里的VR、XR数字体验一一呈现,更好地助力潍坊文旅高质量发展。“《绘梦潍坊》通过主人公的时空穿梭,巧妙地将潍坊的历史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发展、城市精神深度融合。这种创意性的融合,不仅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潍坊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展现了潍坊的现代风貌和发展活力。剧中人物与情节的设定充满趣味性,让观众在轻松追剧的过程中,仿佛亲身进行了一场潍坊的历史与现代之旅,增强了观众对潍坊的认知和好感。”潍坊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陈曦表示。

《绘梦潍坊》视频截图

从传播层面看,贴近生活、烟火气浓。这部微短剧采用较为热门的“穿越”方式,但在故事设置上拒绝同质化,古今转换的叙述更显流畅和默契。李清照怀抱的瓷瓶打碎了,锔艺传承人祝小朋出场;贾思勰听到室外“嗡嗡”声,以为是蝗灾,此时无人机出现;从东坡美食到商业街区的美食街,满满的市井生活、烟火气息。历史人物故事与潍坊的人、物、景、场深度融合,以故事带动文旅,以文旅彰显故事,尤其是在对历史名人的运用上,更注重从细节方面严格把控。

从价值层面看,厚植情怀、正能量满满。无论古今,家国情怀总能引起情感共鸣。“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生在离乱年代的李清照,穿越千年,目睹盛世,“愿这盛世长存,文化赓续”,她虽为前人,却心向未来,“愿与世人共建中华文化之辉煌”。“农圣”贾思勰致力于农业的发展,心愿是“让所有的百姓吃得饱、吃得好”,智慧农业圆了他的梦想,他很欣慰“《齐民要术》之愿已经实现,百姓温饱无忧”“愿华夏农业繁荣,百姓安康;齐民之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苏轼自被外放以来,辗转多地,久久不能与家人团聚,他梦想乘坐便捷的交通工具,化千里之遥,与亲人围坐“共婵娟”。心有所系,梦有所归。以三人千年前的愿望映照当下的盛世,将家国情怀注入微短剧,为当代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部剧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线下集聚效应

助推文旅“长红”

线上“种草”,线下引流。文旅微短剧如何让观众实现从线上观看转化为线下“打卡”,变流量为“留量”,从而形成线下文旅消费集聚效应,确保文旅“长红”?

《等你三千年》视频截图

创作不可替代的在地文化作品。一年来,文旅微短剧精品不断,多地因剧“出圈”。《等你三千年》以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为背景,实景展现“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的历史人文、城市发展以及自然风光;《一梦枕星河》多线叙事,聚焦苏州非遗、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流量转化为“留量”的前提是有好的内容,聚焦地方文化、非遗技艺、历史故事等独特IP,赋予微短剧情感共鸣和文化价值,创作不可替代的在地文化作品。“文旅微短剧技术背后,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的体现,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把社会效益放首位。仅靠本地人的家乡情怀得到的流量,达不到更广泛地宣传城市的效果。想要‘留量’,就要有内涵、有创意,有经典性和打动人心的地方。”潍坊奇妙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凤英表示。

设计从线上流量到线下消费的链路。当下的旅游,已由大巴车式发展到“打卡式”,游客会选择在“打卡点”拍照、拍视频,上传社交媒体。新的文旅方式需要形成线下线上良性循环,文旅微短剧在制作之初就设置互动,让观众在看剧的同时,产生到这个地方看看的想法,实现从“看”到“参与”的互动“破圈”。比如,剧中埋入隐藏“打卡点”或设置剧情彩蛋,线下捧红一些“打卡点”,举办跟剧情有关联的线下活动,吸引观众到实地进行探索。“通过这些形式,引导观众看剧后到实地探访相关场景,把人流量从线上虚拟空间吸引到线下实地场景,进行文旅消费。”陈曦表示,“在去中心化的传播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节点,微短剧等视觉化的传达形式把人流量吸引来,如果旅游体验或者‘打卡’体验很好,他就会在自己这个节点发挥宣传效果,形成裂变式传播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流量,这是一个‘滚雪球式’的良性循环。”

《洗髓换骨入凌云》剧照

打造成熟健全的文旅消费产业链。借助IP受众广、影响力大、产业链长的优势,持续赋能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微短剧+文旅”双向奔赴,《绘梦潍坊》已做出有益尝试。剧中的田和乐是插画师,她手中的插画是连接古今的“密钥”,能够召唤三位意想不到的朋友,主创人员更是别出心裁地为每个剧集原创制作主题插画并汇集成册,扫描页面二维码,即可观看相应剧集内容。这一线上线下的结合点,为潍坊文旅IP的打造提供可视化通道,未来可延伸至文创产品、主题线路开发等领域,将剧中原创插画转化为旅游纪念品,剧情场景设计为沉浸式体验项目,形成文旅消费完整生态。

文旅微短剧不仅是文旅宣传的“引流工具”,更是文化价值的“放大器”,通过内容深度、情感厚度与运营广度的结合,流量才能真正转化为“留量”,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新派融媒体记者:齐英华/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王洁钰

一审:王洁钰 二审:冯媛媛 三审:李中伟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新闻邮箱:wfgdxmt@126.com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