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新闻
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 赓续红色血脉 铸就精神丰碑
2025-03-16 22:43:05 编辑:陈晓芳

   学生为退役军人系红领巾。

  爱心档案  

创新形式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近日,潍坊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钢城社区的红色文化广场上,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正围坐在抗战老兵身旁,聆听老人讲述那段被战火染红的岁月。这是新钢经济发展区“红心向党”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活动的日常掠影,也是红色精神代际传承的生动注脚。

  高新区“红心向党”志愿服务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以10名注册志愿者为核心,依托钢城社区的红色底蕴,累计开展“红色故事宣讲”进社区、进校园活动30余场次,组织红色文化广场参观活动2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及群众超1000人次。通过抢救性挖掘113名革命英烈事迹、编演红色舞台剧、打造沉浸式教育基地等创新形式,项目不仅让红色历史“活”起来,更让爱国情怀“燃”起来,成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标杆工程。


   志愿者走访慰问退役军人。

  暖心故事  

“新钢戎光”不遗余力传承红色基因

  在新钢经济发展区,有这样一抹亮眼的“红色”:他们活跃在美丽的渭水河畔,俯下身子,捡拾垃圾,劝导过往行人,守护群众安全;他们发挥自身特长,组建“红色故事宣讲团”“国防教育宣讲团”,将红色精神传递给辖区群众,努力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他们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宣讲进社区、进校园,全面提升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杜绝溺水事故发生;他们在春节、清明及烈士纪念日等节日,对困难退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提供生活帮扶,开展各类民生服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钢戎光”志愿服务队。

  2024年4月,新钢经济发展区举行山东老兵“新钢戎光”志愿服务队授旗暨“老兵互助团”启动仪式,标志着“新钢戎光”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此后,退伍老兵们在新的岗位上充分发挥“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继续为人民的幸福而接续奋战。

  潍坊高新区“新钢戎光”志愿服务队现有成员20名,他们广泛活跃在新钢经济发展区服务保障、基层治理、红色宣讲、文明实践、安全守护等领域,他们不计报酬、积极奉献、服务社会、回馈群众,这种志愿互助精神,影响了越多越多的新钢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来。

  城市温度  

以精神灯塔照亮前行之路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王鲁萍

  在物质生活丰裕的今天,“红心向党”志愿服务项目的价值远超普通志愿服务——它构筑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脊梁。当抗战老兵用伤痕诉说信仰,当志愿者在故纸堆中抢救记忆,当传承者用青春激活历史,他们共同完成的,是对民族精神基因的修复与传承。

  这个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实现了红色教育的“三重跨越”:从静态展览到沉浸体验,让革命文物开口说话;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使历史记忆化为情感共鸣;从阶段性活动到常态化机制,把红色资源转为发展动能。更难得的是,它搭建起代际对话的桥梁——老兵的皱纹与少年的眼眸相遇,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活力交融,最终凝聚成“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的集体记忆。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既要筑牢民生保障的底线,更要树起精神传承的高线。“红心向党”志愿服务项目如星火燎原,让红色成为城市底色,让信仰化作前行力量。当越来越多的人在烈士墓前献花、在宣讲现场落泪、在志愿服务中接力,我们便懂得: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敬是奋斗,最深的缅怀是前行。这或许就是新时代志愿服务的终极意义——让不朽的精神永远鲜活,让信仰的力量代代相传。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鲁萍/文

图片均由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钢城社区提供

编辑:陈晓芳 冯媛媛 贾春毅

一审:姜健 李中伟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新闻邮箱:wfgdxmt@126.com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