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牧场与农田相拥共生
当鱼塘与菜地打破边界
一场颠覆传统的“跨界”合作
一场以生态为笔、科技为墨的农业实践
正在潍坊悄然上演
新派客户端策划推出
“千村百镇话振兴”
生态经济种养结合 绘就潍坊乡村振兴新画卷
看潍坊新农人如何用生态智慧触摸共富脉搏
↓↓↓
安丘市:
农牧结合 探索生态农业循环新路径
在位于潍坊安丘郚山镇的山东合力牧场,上千头奶牛的排泄物经厌氧发酵转化为沼液有机肥,通过地下管网精准输送到种植区,替代化学肥料滋养土地。安丘市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畅通“种养一体化”发展之路,让“畜禽养殖—粪肥还田—农业种植 ” 形成闭环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寒亭区:
“钻”出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
潍坊寒亭区朱里街道前埠下村依靠蚯蚓养殖“钻”出了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利用蚯蚓的特性把农作物秸秆和牛粪分解为蚯蚓粪,把蚯蚓粪变成蚯蚓酶生物肥。“那可是抢手的有机肥料,按照现有市场,今年预计销售收入有望突破600万元。”蚯蚓养殖人黄胜说。朱里街道立足本地资源,利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真正实现科学、规模、绿色养殖,生态、经济双赢格局,为乡村生态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诸城市:
鱼菜共生 打造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
潍坊诸城市龙都街道大村社区董家崖头村利用闲置土地建设日光温室大棚,让养鱼和种菜跨界“牵手”。通过高密度养殖,将鱼的排泄物和残饵经过微生物进行转化后,变成植物能够吸收的养分。蔬菜根系吸收养分的同时,将水体过滤净化,然后回流到鱼池,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这种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使每个大棚年可生产净水生态鲈鱼10000公斤,并可生产5茬无公害蔬菜6000公斤,每个大棚鱼菜预计年收入13万元左右。
鱼菜共生的水波里荡漾着循环经济的智慧
农牧联动的沃土中生长出绿色财富的密码
种养结合新模式
让资源在产业链上循环再生
潍坊各地
打破传统农业“单打独斗”的局面
一田多收
一水双产
使乡村振兴的画卷更灵动
文案:平小娜
新派融媒体记者:张耀中 李洪明/图
视频来源:安丘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平小娜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