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城市封面人物》栏目,聚焦身边的感动,诠释潍坊城市精神,展现新时代潍坊人风采。通过开屏展示、平台热推,讲好潍坊故事,传播潍坊声音,让更多人看见“身边的榜样”,汇聚起推动更好潍坊建设的磅礴力量。活动由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坊市委社会工作部、潍坊市文明办主办,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承办。本期封面人物是第二届感动潍坊人物,全市兵支书群体。
在潍坊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有一群特殊的乡村振兴带头人,他们曾是军营里的钢铁战士,如今是乡村振兴的擎旗手。从绿色军营到广袤田野,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

孟宪胜在村子大棚内查看辣椒长势。
78岁的孟宪胜是潍坊昌乐县孟家淳于村的“定海神针”。这位有着48年村支书经历的老兵,带领村民建高温蔬菜大棚、创办村办企业、建设工业小区。如今,村里织带厂年产值突破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的朴素愿望,在他半个世纪的坚守中变成了现实。
范立良(右二)在南范村铺设照明管线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商讨工程事项。
在潍坊寿光市南范村,49岁的范立良正经历着上任以来的最大考验。面对村民对3000万元改造工程的质疑,这位雷厉风行的退役军人拿出作战地图般的规划方案,挨家挨户耐心解释。工程开工后,他吃住在工地,三个月瘦了十多斤。如今,现代化基础设施让村庄焕发新生,当初的反对者纷纷竖起大拇指。
安晓卿(前排中)在社区开展“扎染艺术,布里生花”非遗亲子活动 。
“安妈妈来啦!”在潍坊市坊子区龙山社区,孩子们总是这样欢呼着迎接党委书记安晓卿。这位16岁参军的女兵,将军营的严谨作风转化为社区的温情服务。为尿毒症患者申请救助、给留守儿童送书包、建社区儿童乐园……她细心呵护着社区的“一老一小”。
在潍坊,像这样的“兵支书”共有1106名,他们当中有参加过抗洪抢险的侦察兵,有服役20年的老班长,也有刚退役的年轻士官……这些“兵支书”们,有的像孟宪胜一样用一生守护一个村庄,有的如范立良般以魄力推动改革,还有的似安晓卿用柔情温暖社区。他们将军人的忠诚担当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全力当好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和基层治理的“排头兵”,带动当地干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优化城乡环境、弘扬道德新风、维护平安稳定,在兴村治社中作出突出成绩。
从保家卫国到扎根乡土,肩头的勋章化作泥土的芬芳,心中的热血浇灌出富民的硕果。他们用实干诠释信仰,让“退伍不褪色”的誓言,在潍坊大地上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
策划:姜健 李敬友
文案:王春艳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璇 张昊鹏
曹永泽 岳丰林
视频剪辑:吴江伟
海报设计:唐丽萍
编辑:朱明洁 李新花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