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在潍坊市昌乐县朱刘街道,有一位群众信赖的“老热线人”“老调解员”和一个建在群众心坎上的工作室,那就是——杜介勋和他的老杜工作室。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杜介勋的故事,揭开一段尘封30多年的旧事……
一通电话,情系30年尘封旧事
“喂,是12345热线吗?我有个事儿,憋在心里30年了……”2020年4月的一天,昌乐市民唐来吉拨打了潍坊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沧桑的声音顺着电话线,诉说着一段被尘封的过往。据唐来吉反映,1991年,全国普通工人迎来上调工资的契机,可昌乐县朱刘店水泥厂却不知为何,遗漏了他的信息,工资调整一事就此石沉大海。
朱刘街道热线工作人员杜介勋收到这件热线诉求后,心里“沉甸甸”。凭着多年的调解经验,他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又是个很难达到预期结果的诉求。他心里矛盾着:办吧,很有可能办不成;但试都不试,又心有不甘。况且,来电人唐来吉已步入花甲之年,若直接跟他说明情况,还有可能让这位抱着希望求救于12345热线的老人寒心。
多方奔走,求证之路陷入僵局
本着对工作、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杜介勋很快下定决心着手干。他第一时间拨通了唐来吉的电话,安抚道:“大哥,您别急,这事儿30多年了,咱一步步解决。”简单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稳住了唐来吉焦急的心。但当时受客观因素影响,问题无法立即解决,杜介勋同来电人约定,等寻到合适的时机再协商解决。
唐来吉的诉求,杜介勋一直记在心上。2021年4月21日,杜介勋驾车接上唐来吉,陪着他踏上了艰难的求证之路。他们先后前往昌乐县人社局、潍坊市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每到一处,杜介勋都耐心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而,30多年过去了,了解当年情况的人不是退休,就是已不在人世,线索一次次中断,问题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锲而不舍,为民办事暖心坚守
面对这个僵局,杜介勋没有放弃,他积极与潍坊市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协调沟通。终于,该公司负责人认识到,事情虽年代久远,但对唐来吉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便郑重地向他赔礼道歉。唐来吉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他紧紧握着杜介勋的手,感慨万分:“老杜,你们基层工作人员太不容易了,陪着我到处跑,帮我解决问题,太感谢了!”杜介勋将唐来吉送上回家的公交车时,老人的脸上洋溢着无尽的喜悦与满足。
尽管问题最终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但解开了唐来吉30多年的心结。杜介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责任与担当。他的真心付出,换来了群众的理解与满意。正如他所言:“每一件热线诉求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诉求回复都记录着精心调解的点点滴滴。”在平凡的岗位上,杜介勋用坚持与温暖,书写着基层工作者的不凡篇章。
新派融媒体记者:吴秀云/文图
编辑:韩佳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