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时评
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2023-12-29 10:06:00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编辑:刘晓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旅融合也被写进二十大报告,写进十四五规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近年来对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创意设计、文旅融合等8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汇合或整合重组,逐步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彼此交融而形成新的共生体的现象与过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内在的联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文旅融合,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把旅游和读书很好的结合起来。两者能够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互动共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必然规律。

文旅融合,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借力借势、资源整合,通过文化升华旅游体验的深度,通过旅游体验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最终实现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

而乡村振兴,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要带动农民走上富裕之路,这其中的“富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文旅融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点。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从另一角度讲也就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农文旅间的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生机、新活力,发展了新业态,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意见》中还提到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创意设计、演出、节庆会展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这无疑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也坚定了信心。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我市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如青州市的井塘村和寒亭区的杨家埠就是很好的范例。

井塘村位于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是一座用石头依山而建,历经500余年沧桑风雨依旧保存完好的明代风貌古村落。明朝第三代衡王朱载圭三女儿就下嫁井塘村,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衡王嫁女”的美丽传说。

井塘古村历史悠久、生态优美、民风淳朴。在文旅融合过程中,青州市充分发挥历史悠久、遗迹丰富等优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让文化“强”起来,文物“活”起来。同时,不断探索“非遗+旅游”新模式,打造旅游精品、塑造特色品牌,做强文旅产业,让旅游“火”起来,年吸引游客30余万人,村民收益也是逐年攀升。井塘村也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称号。

而寒亭区则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木版年画和风筝“双遗产”为依托,盘活整合文旅资源,高标准打造杨家埠民俗文化片区。并不断创新形式、丰富业态,推动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农文旅融合”推向新高度,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以上两村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都是通过旅游促进了发展,最终把文化融进旅游变成生产力,变成经济增长,从而最终达到了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但说归说,做归做。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该如何实现?

首先,要立足本地,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要立足本地,挖掘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并进行优势资源整合,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以井塘村为例,就充分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优势,通过以明朝衡王女婿吴仪宾的七十二古屋为中心,形成了以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为布点的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以及保存完好的古石桥、古井、古庙、古石台等,打造特色旅游,延伸旅游体验,并深挖非遗展演,丰富旅游体验,实现了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

其次,要因地制宜,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以杨家埠村为例,就以木板年画为切入点,主打非遗、手造艺术沉浸式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大融合的理念,以民间艺术大观园为龙头,强化年画风筝活态体验,并不断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人才等产业深度融合,多元业态得以发展壮大,形成一产带动三产、文旅反哺农业,农业助推文旅的良性互动。同时,依托文旅开发新的产业发展需求和消费热点,不断促进乡村本土产业发展,推动美丽乡村文化游,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

再次,要培养人才,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是参与者,也是最终受益者。文化需要传承,人才发掘与培养是重中之重。要依托乡村,培养乡村本土人才,通过多举办活动或赛事,从中发现人才,帮助他们成长为立足本土的乡土人才,并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同时,要通过打造主题游、研学游、亲子游等,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力量,走进乡村,从而看到乡村的美丽和发展潜力,埋下到乡村创业的种子。

乡村振兴需要多元化人才支撑,打造本土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并非一日之功。如井塘村和杨家埠村,手造、非遗项目众多,要想得以永续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想真正实现人才振兴,就要积极探索乡村人才“引、育、用”新路径,谱好人才“三部曲”,才能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最后,资源保护,生态振兴。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要生态振兴,就要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要因地制宜用好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产业,留住更多人的乡愁记忆,变“风景”为“钱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景美了,人自然就来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也不会也不愿搭上时间、花上钱到一个脏兮兮的地方,如此之地,心境又如何美的起来?一个有着良好生态的美丽村庄,也定是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就是要整合优势资源,不断探索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创新点、契合点,充分发挥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更多体现地域特色、彰显文旅力量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条“文化+旅游”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这也才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真正意义。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新闻邮箱:wfgdxmt@126.com
版权所有 ©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