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的新义
清明时节,春和景明。慎终追远,踏青觅春,节日与节气的碰撞,历史与未来的交汇,构建起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祭祀,既是对先烈的追思与致敬,对孝老尊亲情感的释放,也是一次家风道德传承与生命伦理教育的契机。踏青、插柳、轧蚕花、剥丝绵等清明风俗,则传承着千百年来的文化基因,诉说着源远流长的文明进程。清明节犹如一条纽带,连接着历史、当下与未来,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
节日的气氛,在于仪式的烘托。随着时代发展,清明节也衍生出更丰富的文化形式。比如,缅怀先人的方式更加多样,人们通过云扫墓、献鲜花、唱红歌等,表达对先辈、故人的思念。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命题,重新审视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发现,传统节日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既源自它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得益于它与时俱进的自我更新能力。
文化形式的延伸固然可喜,文化内容的更新尤为重要。如何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不仅要看其是否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也要看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说到底是一个多维度衡量的过程。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人们正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那些曾经埋藏在历史深处的文化,那些流行于大众身边的文化,如今都在互联网的曝光下有了更深度的讨论。它们将何去何从,时代自会给出答案。
回到清明节本身,在城镇化进入“下半场”的今天,在传统的家族规约逐渐演变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清明节?一次寻根、一次祭祖、一次节日的仪式,唤起的不仅是人们对生命价值、个体意义的思考,也是对传统道德伦理和人文情怀的复归。先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智慧,启迪着后人的实践,校准着前行的坐标,强化着文化的凝聚力,让身处流动之中的人们感受久违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文化的新义或许正在于此:还原和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踏准时代节奏,催生新的社会风尚,让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探寻与追问中,找到最契合时代发展的要素、最能引领精神文化发展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