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有度
别让“狗趣”变“狗患”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宋玉璐
据《法治日报》报道,宠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宠物数量和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因宠物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持续高发。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多个小区发现,随着宠物进入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违规养大型犬、遛犬不拴绳、犬只随地便溺等不文明养宠物行为困扰着社区居民,成为引发社区矛盾的一大因素。
宠物为人们带来温暖与陪伴、带动“它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社区养犬纠纷不断,引发社会关注。
造成这一情况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养犬人文明素养与责任意识的缺失。在城市社区,仍有人执意违规饲养大型犬、烈性犬,全然不顾及他人感受;遛犬不拴绳、不及时清理犬只粪便以及狗咬人、叫声扰民等问题,不仅影响社区环境,还破坏邻里关系,甚至危及居民的人身安全。
虽然多地制定了针对养犬的地方性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旧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不到位,很多养犬人对相关规定并不了解,导致违规行为屡见不鲜。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足,对于违规养犬行为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查处和纠正,使得一些养犬人有恃无恐。社区物业和居委会等在处理养犬引发的纠纷时,往往协调能力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养犬看似是公民的一件私事,但当犬只的行为涉及公共利益时,就会成为社会公共问题。因此,解决养犬纠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对于养犬人而言,应当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主动学习文明养犬知识,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做到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规养犬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形成有效的威慑,同时注意避免“一刀切”。社区要积极承担起管理责任,通过合理规划宠物活动空间等,为养犬人提供便利条件;加强对养犬行为的日常监管,不定期组织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养犬观念。
相信在各方面疏堵结合、多措并举、常抓不懈下,定能让不文明养宠“顽疾”现象销声匿迹,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文明安全,让广大居民群众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社区生活。
编辑:冯淑杰
一审:冯淑杰 二审:王维 三审:李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