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AI“照骗” 让商品=实物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宋玉璐
据封面新闻报道,加美颜滤镜的带货短视频、过度美化的种草笔记、AI合成的假商品图……“货不对板”已成为近年来电商行业最大的痼疾之一。针对行业乱象,近日,淘宝正式发布新规,率先启动AI假图治理,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违规行为,保护原创商家和消费者权益。
在AI应用爆发式增长的当下,AI为电商带来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假图丛生乱象,对市场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AI假图,是指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效果图,包括但不限于AI虚构商品效果、抄袭拼接原创款式、篡改商品材质或功能、伪造拼接虚假场景等。
网购时消费者遇到买家秀与卖家秀差异巨大的情况仍然饱受诟病,而现如今,不少商家拿AI给商品修图,改光影改材质效果改背景环境等,AI产品图和拿到手的实物甚至两模两样,着实离谱!
AI假图泛滥,负面影响巨大。当消费者被精美的AI假图吸引下单,收到货却发现实物与图片大相径庭,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们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还让其对电商平台失去信任。对于商家来说,AI假图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不良商家利用AI假图降低成本、以次充好,挤压诚信经营商家的生存空间,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淘宝下决心治理AI假图乱象,是自我革新与担当的体现,推动行业回归品质竞争,也为行业树立规范使用AI技术的标杆。不过,治理AI假图不能只靠淘宝一家,其他电商平台应积极响应,承担起主体责任,优化技术手段,提升审核效率,强化对商家的管理。商家应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自觉抵制使用AI假图,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监管部门需持续加大执法力度,细化法规标准,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虚假宣传,勇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I技术发展浪潮势不可挡,但创新应用必须以真实、诚信为基础。只有各方共同携手,让电商彻底告别AI假图,规范AI使用场景,塑造良性的平台竞争环境,还消费者以真实的购物体验,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编辑:韩佳 王洁钰 宫海娜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