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锐评
新派锐评丨“仅退款”落幕 让市场更公平
2025-04-28 14:02:51 编辑:韩佳

“仅退款”落幕 让市场更公平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孙瑞荣

  据《北京商报》报道,为时四年的“仅退款”服务将落下帷幕。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交由商家自主处理,平台非必要不主动介入。

  所谓“仅退款”,是指消费者对于网购商品不满意,可以直接要求商家退款,而不需要将货物退还给商家。如果说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消费者权益,那“仅退款”就是各购物平台给自己“加戏”了,一度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策略之一。

  “仅退款”的设计初衷在于简化维权流程,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确实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改善了消费者的体验感。然而,这一举措也逐渐暴露出弊端,尤其是对商家合法权益的忽视。不少人利用规则漏洞,虚构理由申请仅退款不退货,导致商家频繁损失商品和货款,甚至由此发展出了专门恶意“薅羊毛”的灰色产业链。

  一边消费者的权益被“过分”保护,一边商家要承担运费亏损、货款两空、利润被严重挤压等巨大压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恶意退款占到的“便宜”越来越低廉,诚心实意的买家选择权越来越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终极目标不是一方压制另一方,而是建立买卖双方都能公平参与、诚信交易的消费生态环境。

  取消“仅退款”,预示着更加理性平衡的消费生态建设的开始,是对行业呼声的及时回应,也是对不当行径的必要纠治。良性的消费关系才能促进消费的发展,才能保障积极的营商环境。取消“仅退款”,并不意味着电商平台对用户权益不再保障,也不意味着对无良商家撒手不管。如果用户购物遇到欺诈,平台有责任及时出手;如果无良商家坑骗消费者,平台亦需秉公处理。平台需要进一步优化规则,完善纠纷调解机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督。

  消费者和商家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只有建立一个公平、透明、健康的电商环境,才能确保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推动电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韩佳 孙锦 宫海娜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