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4月22日一早,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病房内,58岁的段女士将一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 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送到血液科医护人员手中。两年前因检查出淋巴瘤,让整个家庭陷入阴霾,而今焕发新生的她,最想感谢的就是这里的医护人员。从精准的靶向治疗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查房的细致观察到耐心安慰,这里的白衣天使用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编织起双重生命防线,让段女士重拾希望。
在医院却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段女士回忆,2023年4月份她进行健康查体的时候,医生告诉她淋巴结肿大看上去不乐观。第二天,在家人的陪伴下她来到了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并最终确诊为“滤泡性淋巴瘤”。“当时觉得天塌了,我就想我平常身体那么好,连药都很少吃,怎么会突然得了这个病呢!”段女士说,因为自己的母亲也曾经因肺癌做过化疗,母亲化疗后的痛苦让她记在了心里,她不愿意自己也化疗受煎熬。
“当时孟洁医生告诉我,现在的治疗方式有很多,不用太过担心,她的话让我觉得宽慰了不少。”段女士说,第一次化疗后她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在进行第二次化疗时,医生提前进行干预,她的情况就明显好了许多。
在长达两年的治疗过程中,段女士也曾经因为身体不适想到不接受治疗了。“医生告诉我这时候放弃就是前功尽弃,坚持下去才是最好的办法,他们的真诚让我决定继续坚持下去。”段女士说,她添加了医护人员的微信,只要有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医护人员都会及时回复她。在这两年的时间,医护人员对她耐心细致的照顾,让她十分感动。
“我们对医院不熟,每次去检查医生都在纸条上写好去几号楼几楼。我们老家是淄博,办理一些报销手续,医护人员也耐心告诉我们怎样办理。”段女士感激地说,血液科医护人员让她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仁术破顽疾,仁心化春风,医病更医心。这里的医护人员用妙手托住患者生命,而患者也对医护人员充满感激,这场医者仁心与患者感恩的双向奔赴,让人动容。
希望更多患者被治愈、被温暖
“这位患者很配合治疗,看到她现在重获健康,我们心里也说不出的开心。”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孟洁告诉记者,段女士在治疗期间也曾经有放弃的念头,他们便不断鼓励她,让患者重拾信心。
杏林春暖驱病魔,医者仁心谱新章。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紧紧围绕学术前沿、国家战略目标,围绕血液病精准诊断、分层治疗,依托学科平台优势,不断强化协同创新,实现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互相推动的良好发展格局。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出凝血及罕见病治疗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重点开展了血液病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和CAR-T治疗等诊疗技术。
“我们科室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批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学术团队,科室内所有医生均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王海英称,科室所有成员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让更多的患者重获健康。
一面锦旗,承载患者感恩,双向奔赴,诠释医者仁心。这是生命长河里最温暖的涟漪,希望更多患者被治愈,被温暖。
新派融媒体记者:常方方/文图
通讯员:高有鑫
编辑:邢敏 祝超
一审:韩镇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