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近日,由潍坊市人大城建环资委组织开展的“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风筝都环保世纪行活动继续实地探访,第二站来到峡山水库,探寻这片生命之源的守护密码。
春日里的峡山水库如碧玉铺展,环湖路内外防护网沿湖蜿蜒,似银链锁住万顷清波;风推浪涌,岸边觅食的水鸟倏然掠起,涛声与鸟鸣交响,在春光里泼溅出蓬勃生机,人工巡护与自然野趣在此浑然相融。
作为山东省第一大水库,峡山水库总库容14.5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52亿立方米。作为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省级战略水源地和胶东地区调蓄枢纽、潍坊市主要水源地,潍坊市内供水区覆盖10个县市区、300万人口,近年年均供水量2.60亿立方米。
“1993年,潍坊市在全省率先对峡山水库划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并通过多次调整优化,形成了科学完善的保护区体系。”峡山水库管理服务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徐海波表示,近年来,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先后建设了环库防护网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在2022年峡山区数字河湖建设的基础上新增1套无人机系统。如今,环库100公里的内外两道防护网如同“钢铁长城”,24小时守护着水源安全;无人机在高空巡航,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库区动态,与地面巡逻人员形成“空天地”立体巡查网络,成为水库安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此外,通过‘一库四地多部门’联动执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捕捞等违法行为,办理相关案件14起,水事秩序显著改善。”峡山区水利渔业中心河长办科长赵海波说。
峡山水库还创新引入生物预警技术,利用对水质极度敏感的中华青鳉鱼24小时“值班”,一旦水质异常便会发出警报,为应急处置赢得宝贵时间。“我们构建了人工监测、在线监测、生物监测‘三合一’网络,上游入库口还设置了自动监测站,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峡山水库管理服务中心应急管理科科长季华伟表示,水库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并开展藻类研究和生态治理,通过科学投放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形成“以鱼净水”的生态循环链,水质常年稳定达标。
在峡山水库孙孟泵站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进水口、出水口信息及水质参数等数据。作为统筹保障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安全,提高中水资源利用率而实施的省级重点水利工程,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总投资29.16亿元,年最大调水能力2.3亿立方米,调水线路总长146公里。“截至目前,工程已安全运行880余天,各项运行参数均达到设计指标,累计调引中水1.9亿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峡山水库上游中水入库问题。”峡山水库管理服务中心方家屯供水管理科副科长陈永良表示。
水源地保护不仅关乎水质,更是一场发展方式的革命。峡山区创新宣传模式,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村规民约,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有机肥替代及种养循环模式,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递减。全区建成531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此外,绿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有机认证面积达21.7万亩,岞山村入选全国低碳乡村试点,蹚出了生态治理与产业振兴协同并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峡山区农业农村和水资源局执法大队副队长张凯丽说。
通过立法保护、科技支撑、严格执法和生态治理,峡山水库水质稳定达标,入选2024年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这座承载着治水史诗的“齐鲁第一库”,正以科技之力与人文之心,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新派融媒体记者:张耀中/文图
编辑:邢敏 祝超
一审:韩镇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