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潍坊昌邑市聚焦优质均衡,实行城乡同标、县域统筹、共拉长板,不断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构建“各优其优、优优与共”教育生态,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城乡同步规划 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昌邑市坚持将促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促进均衡发展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教育投入稳步增加,为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教学“智慧化”是消除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昌邑市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升级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配备触控一体机1600余台,实现义务教育班级全部装配触控一体机,“班班通”达到100%,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农村学校喜换新颜,城区学校迭代启航。昌邑市创新实施教育投入奖补政策,市直学校所需资金全部由市级财政承担,镇街区学校所需资金按照“四六分担”的原则,市财政按总量平均奖补40%,镇街区负担60%,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2017年率先于潍坊破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的基础上,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投资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8处、新建优质学位5450个,实现优质学位扩容增量。并启动实施小规模学校提升工程,改造提升40余处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建成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惠及4000多名农村学生,有力地缩小了区域和城乡差距。
城乡协同共进 拓宽师生发展空间
在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奎聚小学、都昌小学等城区学校,每周都有语文、数学、信息科技等学科通过“专递课堂”系统授课,屏幕的另一端是龙池小学、西永安小学、大章小学等20余所乡村学校的学生们,“校连校”的“专递课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让城区优质学校“牵手”农村学校,通过搭建城乡校际交流的空中桥梁,让城区优质教育不断放大。目前,昌邑市共建设‘名师工作室’158间、‘专递课堂’52处,实现不同的‘距离’相同的‘课堂’,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在昌邑市,优师优课的共享渠道不仅仅只有“专递课堂”,还有“直播互动课堂”“网上协同教研”等新模式,昌邑市每年开展线上教学、教研并生成课程资源库,推动教育数字化纵深发展。
城乡“和而不同” 激发每名学生的潜能
近年来,昌邑市结合打造的“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引导学校深挖传统特色、现有师资力量、周边社会资源等,打造高质量的学校特色品牌。十字路小学“劳谦君子”教育、龙池小学“峥嵘”革命实践教育、柳疃小学“丝路绸语”文化教育等60余所学校的特色课程,成为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教育品牌。
与“一校一品”相对应的是“一生多技”。为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接送难这一现实问题,昌邑市率先在潍坊市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全覆盖,开设服务课程700余门,4.5万余名学生受益。这些小众且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正在昌邑校园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潜能得到充分激发,并发展为一技之长。在此基础上,昌邑市持续提升课后服务品质,率先实施全域小学假期托管服务,开放活动场所近百个,充分满足学生成长和家长暑期托管需求。
办好教育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昌邑市紧紧围绕全环境立德树人,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持续深化要素资源配置、教师队伍管理、教学质量提升等领域改革,大力实施城乡学校结对联盟行动,努力实现城区学校、乡村学校、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均衡发展,切实让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上。(记者:李飞 通讯员: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