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9点,昌邑市奎聚街道初曲村村民王桂玲都会准时与姐妹们相约,一起到潍河院校街大桥美丽河湖示范公园跳广场舞,“我们很喜欢这个地方,这里风景如画,活动场地也大,有跳舞的、有踩高跷的,还有在直播的,成为网红打卡地了,大家有这么个休闲、活动的场所真的挺好。”王桂玲高兴地说。
2023年,昌邑市对潍河27.4千米河道进行美化提升,对岸坡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在群众聚集区打造提升3处潍河美丽河湖示范点,通过建设遮阳长廊、铺设园路、彩色自行车道、实施岸坡绿化美化等措施,将原有的岸坡地带改造为观景平台,着力打造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近年来,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活动需求,昌邑市大力推进高品质公园广场改造建设,将公园广场与体育、文化、文明实践等建设内容相结合,丰富公园广场建设内涵,积极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让城市从“面子”美到“里子”,实现城市颜值品质双提升。
“公园+体育”实现家门口“健身自由”
走进昌邑市北海公园,新建成的篮球场、羽毛球场、老年门球场以及2处智能健身驿站吸引着大量市民在此驻足健身。与此同时,不少跑步爱好者正在红色有氧运动步道进行慢跑。
2023年以来,昌邑市在实现“镇街区普遍建成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1个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普遍建成一个多功能文体广场”基本目标的同时,大力实施“公园广场”健身设施提升工程,融“体”于绿地、广场、公园、景观、空地,广泛建设健身路径、智能健身驿站和迷你健身步道,继续推进新农村综合球类场地建设,全市人均体育用地达到2.72平方米,中心城区“10分钟健身圈”初具雏形,“城乡一体化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完善。
“公园+文化”拓宽文明传播新路径
市府街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集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宣传、分类互动体验、智能回收演示为一体,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双拥园以红色园路为景观线,利用游园步道、绿化带、小广场等基础设施与双拥标语牌、特色廊架链接起来,因地制宜精心布置很多特色拥军元素的小品及造型融入到公园整体环境中,普及双拥知识、宣传国防教育;长寿园科普主题公园通过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方式,向广大公众呈现一个集科普教育、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身的户外科普阵地,让科普展教由室内到室外、由静态到动态……
除了各类主题公园,放眼昌邑的公园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健康绿色环保”、关爱未成年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深深融入其中,形式丰富多样的文明空间让休闲娱乐的市民耳目一新,“公园广场+文化”相结合既优化了环境,也传递了文明风尚,绘就城市文明的美丽画卷。
“公园+文明实践”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
在昌邑市下营镇西营村的活动广场上,群众熟悉的“凉亭”变身“微讲堂”,志愿宣讲员把“大主题”转化为“小事例”,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把“普通话”讲成“乡土话”,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
“这种宣讲形式我们很愿意听,这些年国家越来越强大,乡村也越来越美,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日子会越来越好。”下营镇西营村村民李秀贞笑着说道。
昌邑市打破“照本宣科讲”“群众被动听”的模式,将“固定讲台”与“流动课堂”、“室内宣讲”与“室外宣讲”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互动式“庭院宣讲”“小板凳宣讲”“凉亭宣讲”等系列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以开放式公园广场为依托,开展各类流动小讲堂、文化文艺宣讲等宣讲活动750余场次,使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就可以听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宣讲,不断把理论宣讲覆盖面扩展到普通群众身边,凝聚起建设“美德昌邑信用昌邑”的强大精神力量。(记者李飞通讯员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