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权威发布
2035年实现改造提升盐碱耕地410万亩 山东如何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
2024-07-01 10:12:53海报新闻 编辑:李新花

6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山东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海报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山东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委员会,印发试点方案和实施意见,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理,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并计划到2035年实现新增耕地24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410万亩。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是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开门见山,山东现有盐碱地近900万亩,改造利用潜力很大,是增产增收的“后备粮仓”,怎样发挥好“后备粮仓”的作用,山东做了诸多探索。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批复山东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试点在东营市具体实施,总规模17.98万亩,可新增耕地3.48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11.59万亩,年增产粮食7300万斤。为规范试点项目实施,山东制定印发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导则、验收规程、后期管护利用办法等3个指导性文件,强化先进技术集成,鼓励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田”。目前,东营市40个试点片区已有33个开工建设,计划新增耕地3.16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9.38万亩,分别占试点总任务的91%、81%。

近年来,山东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化学、生物、农艺等措施,强化技术集成,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工程治理方面,通过土地平整、铺设暗管等措施,切实增强中重度盐碱地排盐效果。比如,东营市垦利区在1.1万亩试验田中推行“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上层洗盐和下层控盐“双管齐下”,土壤含盐量由16‰降至3‰。农艺改良方面,综合采取有机培肥、间作套作等措施,提升盐碱地改良治理效果。比如,黄三角农高区探索实施“小黑麦—甜高粱轮作”“燕麦—甜高粱轮作”等种植模式,净收益可达1600-1775元/亩,较传统“玉米—小麦轮作”增加52%-69%。生物改良方面,充分利用植物适盐、吸盐特性,以植物为载体实现盐分移除目的。比如,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推行“抽卤晒盐、降低水位、林盐结合”模式,将林区地下水埋深由1米降至2米以上,表层土壤含盐量由5‰降至1.5‰。

山东省还聚焦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等领域,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切实强化科技驱动力。落地了一批高能级平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先后建设,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盐碱地国创中心总部引进各类专家团队108个,集聚科研人才1000余人。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种,成立盐碱地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筛选培育小麦、大豆、水稻、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系),推广面积8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亿元。比如,耐盐碱大豆“齐黄34”亩产达302.6公斤,“济麦60”在3.3‰盐碱地平均亩产达到511.9公斤,多次打破中度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围绕盐碱地地力提升与培肥、高效生态共生系统构建等,推广应用科研成果100余项。比如,“盐碱地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获农业农村部粮油生产主推技术,在含盐量2‰-3‰地块上可增产20%-30%,农户亩均增收350元以上。

与此同时,山东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维立体利用盐碱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坚持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深层次挖掘盐碱地增产潜力。目前,全省涉及盐碱地区域池塘养殖面积约200万亩,水产养殖产量180万吨,渔业产值超470亿元,罗布麻、中国柽柳等强耐盐碱植物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带动作用,加速推进产业模式由“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转变。比如,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立足盐碱地小麦产业发展,在省内外建设优质小麦种植基地270万亩,带动35万户农民年增收5.1亿元。强化品牌建设,培育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其中,黄河口大闸蟹三届蝉联“中国十大名蟹”,成为盐碱地产业融合发展的靓丽名片。

滕双兴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实东营国家试点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2025年底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加快编制全省总体规划,同步制定盐碱耕地治理、水资源保障等专项方案,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区域布局,分区分类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拓宽多元投融资渠道,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保障盐碱地综合利用高效开展。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探索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模式,为全国提供经验借鉴。

编辑:李新花

审核:贾春毅王骁龙李华春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新闻邮箱:wfgdxmt@126.com
版权所有 ©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