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青春在线
《青春在线》第十二期:抵御“看不见的拳头”,向网络暴力说“不”!
2024-02-17 14:00:00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编辑:刘德增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精彩节目

青春在线

青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青年人普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情感、学业负担、择业就业等压力,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已成为制约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提升青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特开设青年人心理健康专题栏目,邀请权威机构心理专家走进直播间,开设“心理小课堂”普及心理学知识,同时开通树洞邮箱答疑解惑,通过广播的传播力,帮助青年人正确认识自我、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化解心理危机,激发学习内在动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塑造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能量满满地迎接未来!

本节目由潍坊市广播电视台、潍坊市卫健委、潍坊市教育局联合倾力打造。每周二、周六22:00FM89.9新闻广播首播,同日23:00FM107交通广播、FM88.1音乐广播,次日12:00FM93.3经济广播重播。

本期嘉宾

冯君妍,中国沟通分析应用顾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社会工作师。九三学社潍坊青工委常务副主任,潍坊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专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曾在北京、杭州等地从事心理学工作12年,现任山东心易教育咨询、潍坊五彩人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潍坊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金阳公益服务中心副理事长,“齐鲁和谐使者”(心理疏导类)。擅长亲子沟通、情绪压力管理、人际沟通等主题咨询和培训。

近日,中国自由式滑雪女子选手谷爱凌带伤出战2024年世界极限运动会冬季赛夺得金牌,在收获鲜花掌声和追捧时,也有砖头瓦砾和诋毁。自冬奥会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的谷爱凌就频频遭受网络暴力,她曾发表过这样一段话:“语言很重要,没人愿意受到网络霸凌,即便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去鼓励你,但你仍会在意剩下那百分之十的声音...”她说自己曾因此一度陷入抑郁。她没有被对手击败,也没有被赛场击败,却差一点,被网络和流言击败。谷爱凌的遭遇,也应该引发我们对网络暴力的深刻反思。有调研机构曾针对全国3591名受访者进行调查,他们大多自称经历过网络暴力。可能是大量的信息骚扰、冷言恶语、造谣侮辱,也可能只是网友们一句又一句跟风的评论……网络时代下,网络暴力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当身陷“网络漩涡”时,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自己?本期《青春在线》邀请中国沟通分析应用顾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社会工作师冯君妍一起来交流:如何抵御“看不见的拳头”,向网络暴力说“不”!

网络暴力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网络暴力伤人于无形。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论或行为,却可能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社交伤害。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常常无法从受到辱骂、诽谤的情境中逃离,会使人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变得焦虑、紧张。在面对大规模的情绪宣泄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重新思考自己从前的认知是否准确。而在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下,这种认知一定会出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偏差。有些被暴力者甚至会因为外界不公正的评价而产生自尊心下降,甚至自我评价过低,这些都会进一步导致抑郁和焦虑。

网络暴力的受害者通常会在以下几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网络暴力事件感到痛苦。这基本是对所有受害人都会带来的影响,打破了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

▲导致神经衰弱。身体方面: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或反应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工作学习效率显著减退。情绪方面:容易烦恼、焦虑和紧张。严重的出现了睡眠障碍,最常见就是入睡困难、辗转难眠,另外多梦、易惊醒,黑白颠倒,困倦但无法熟睡。

▲出现抑郁情绪甚至有严重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时常流泪、焦虑、痛苦、颓废、生活无意义等,严重者导致精神分裂症。

▲严重的,出现自伤、自杀念头或自杀企图。受害人的自卑、悲观、厌世、空虚、悔恨等各种负性情绪强烈,想摆脱心理负担,就会出现自伤、自杀念头或自杀企图,一旦崩溃,就付之行动。

▲自尊心受损。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会对对方加以反驳,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可有时却适得其反,越反驳自己越感到自我价值感降低,从而导致学习、工作能力变差,甚至出现亲子关系、朋友关系等人际关系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影响,还有些受害者因为经历网络暴力,还会出现兴趣爱好改变、性格暴躁易怒、容易恐惧,会滥用药物等等影响。

如果自己身陷“网络漩涡”时,如何应对网络暴力,更好的保护自己?

不同年龄段的受害人,需要应对的人就不同。

第一,如果是未成年人则需要家长的及时介入。如果你的孩子或你正在遭受网络暴力,你一定要牢记,最好的做法是让他们不要对网络暴力做出回应。此外,让他们通过保存短信、电子邮件、照片和任何其他形式的通讯记录来记录网络暴力中的每个事件。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屏幕截图来完成。

接下来,如果网络暴力来自于学校环境,请向学校的老师、校长或行政人员报告网络暴力的情况。在极端的暴力或威胁的情况下,你也应该向警方报告暴力行为。

最后,重要的是让你的孩子放心,他们不应该为网络暴力负责。一些受害者可能会觉得是他们的行为造成了问题,或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被指责。出于这个原因,重要的是要让你的孩子知道,发生的事情不是他们的错。

第二,作为一个正在经受网络暴力事件的成年人,上面提到的很多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你的情况。

首先,一定要保留所有网络暴力事件的记录,无论它们是来自你的短信、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及QQ空间、各种论坛社群游戏群中等等或者其他在线来源。截图网络暴力的证据并保存在电脑文件夹中。

接下来,如果你知道网络暴力的来源,请确定你是否可以对施暴者采取相应的行动。例如,如果施暴者是职场上的同事或主管,是否有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是你可以与之交谈的?如果施暴者是一位家庭成员,是否有办法向其他家庭成员提出这个问题,请求他们支持?最后,如果施暴者是你只在网上认识的人,你能从你所有的社交媒体上屏蔽和删除他们吗?

最好的行动方式是尽可能地忽略网络暴力行为。然而,如果你受到威胁,那么应该要向警方报告,并附上自己收集的证据。

面对网络暴力,要学会调整心态、调整情绪,正确面对网络暴力。

▲转移注意力。在遭受暴力的过程中,感觉到愤怒、悲伤时,一定要及时关闭信息界面,我们最好的行动方式是尽可能地忽略网络暴力行为,我们需要排解情绪,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玩游戏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并放松。

▲用正能量语言激励自己。有时告诉自己,人生没有十全十美。面对这次网络暴力,你可以对自己说:

“你可以做的不那么好,你可以失败的。”

“如果痛苦了,就不要努力了,不要去想了。”

“自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家人就在自己身边。”

▲学会克制自己的忧虑情绪。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遇事不慌,把人生经历都当成人生的一种历练。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情绪和情感。要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要多自信,才能克服自卑、羞怯的心理。

▲努力用知识充实自己。知识可以丰富人的底蕴、增加人的风度、提高人的气质,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能使人们得到心灵上的慰藉。我们遇到烦恼时,多去读读书吧,一切都会过去的。

▲试试自我催眠。当有睡眠障碍时,可进行自我催眠,在一系列的心理暗示作用下,反复多次慢慢睡着。

▲寻求帮助。当遭受到恶意言语攻击,自身已无法应对时,要积极寻找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寻求亲朋好友或者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帮助,找到可以给自己提供支持的力量。

▲不因噎废食,也保护好自己。个体的经历是极为珍贵的,单纯因为惧怕网络暴力而违背本心去拒绝分享或许会有一些可惜;但与此同时,个人隐私的保护也应得到重视。

▲警惕从旁观者变为施暴者。我们在网络中要想保护自己,应该要保持理性的思考,不应轻信非官方的发言而盲目发表观点。在自己遭遇暴力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在看到引战拱火的言论或他人被网暴时应当举报。

▲在广度和深度中寻求平衡。不要迷失在广度的世界,我们或许需要深思如何找到一个锚,让自己生活的重心保持稳定,也让自己在网络的浪潮里面,行事与现实生活统一,多结交现实生活的朋友。

网络世界,人人都有麦克风,当你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记得尊重他人。愿大家都能被温柔对待,也希望我们都能以同样的温柔去善待他人。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