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线
青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青年人普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情感、学业负担、择业就业等压力,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已成为制约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提升青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特开设青年人心理健康专题栏目,邀请权威机构心理专家走进直播间,开设“心理小课堂”普及心理学知识,同时开通树洞邮箱答疑解惑,通过广播的传播力,帮助青年人正确认识自我、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化解心理危机,激发学习内在动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塑造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能量满满地迎接未来!
本期嘉宾
刘晓峰,家庭教育指导师、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潍坊市首批“轻负优质”教师、潍城名师、潍城区优秀教师、潍城区教书育人楷模、潍城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从教27年,担任班主任22年,以自己专业特长帮助过无数学生和家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阳光老师”。擅长的领域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以及协调家庭亲子关系。
不久前,“松弛感”入选某网络媒体公布的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拥有松弛感的人,总是格外令人羡慕:工作游刃有余,生活有张有弛,人生有滋有味。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常困于“倍速模式”的生活节奏,焦虑内耗,精神紧绷。想不通、放不下、输不起几乎成了生活的常态。其实,要过上松弛感的生活,并不难。
今天节目邀请山东省王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全国心灵花园公益团队志愿者、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刘晓峰,教您如何拒绝内耗,拥抱松弛感。
年轻人如何做到拒绝内耗,拥抱松弛感?有哪些方法呢?
嘉宾:首先,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完美。在生活之中,事事完美几乎是不可能的,故而无需对自身过分严苛要求。例如,在工作中若犯下小错,无需过度自责,而应从中汲取经验。
其次,别总是让自己处于紧绷的状态。适当地为自己预留一些放松的时光,去做一些自己喜爱的事情,如观看一场电影、聆听一会儿音乐,
再者,调整心态尤为关键。当遭遇困难时,不要急于惊慌,需冷静分析,坚信自己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无需过度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务必坚信自身的价值,做真实的自己。
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亦对拥有松弛感大有助益。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皆能使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
最后,记得多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分享快乐,分担烦恼,能让自己的心境更加放松。愿诸位皆能寻觅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维系那份恰如其分的松弛感,进而畅享美好的生活!
生活中,很多人时刻精神紧绷,把能量过多地消耗在心理摩擦上,错过了许多当下的美好。人生在世,谁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停止内耗,别再和自己较劲,放下强撑的面子,放下无谓的追求。多爱自己一点,倾听内心的声音,把心态调成松弛模式。修炼稳定的内核,慢火细熬,不慌不忙,在安静中笃定坚强。愿你我在新的一年里,卸下所有的包袱和杂念,始终不疾不徐,活出人生的快乐和满足。
来源:新派网官微
编辑:朱明洁
一审:朱明洁 二审:刘晓哲 三审:姜健